(高潮3)无删减)无码,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无码中文精品a8198v,英语老师的兔子又大又好吃

400-004-0551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1) | 袁嵐峰

發(fā)布時間:2023-02-07 11:05:35  信息來源:  閱讀次數(shù): 9012 次

導讀

量子究竟是個什么?難道是比原子、電子更小的粒子嗎?其實不是。量子跟原子、電子根本不能比較大小,因為它的本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離散變化是微觀世界的一個本質(zhì)特征,準確描述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理論就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你肯定看到了越來越多與“量子”有關的科技新聞。2016年8月16日,我國發(fā)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更是全球轟動。但你如果想了解量子科學,在網(wǎng)絡上看到的又大多是各種玄而又玄、莫名其妙的說法,什么“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啦,“超時空的瞬間作用”啦,“上帝不擲骰子”啦,越看越糊涂。你不禁會嘀咕:也許這么高深的東西,本來就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

“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發(fā)射

對此,本文想說的是:

不要放棄治療!

好啦,這是開個玩笑。實際的意思是,量子科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絕不是什么無法言傳的東西。只要認真閱讀本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對這門學科得到相當深入的理解。

深入到什么程度呢?至少可以超過絕大多數(shù)的媒體記者和吃瓜群眾。以后再看到相關的新聞,你就會明白說的是什么事,背景是什么,具有什么樣的意義了。畢竟,科學的本質(zhì)是樸實無華的,任何道理都可以向人解釋清楚。如果你厭倦了種種故弄玄虛的炒作,真心想學習一些“干貨”,那么本文絕對是你的菜。

當然,完全讀懂本文并不是一件像喝“雞湯”那樣容易的事。全文近4萬字,你可能需要分幾次才能讀完。而且這篇文章講的是貨真價實的科學原理,真要透徹理解,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礎,并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的。需要什么樣的基礎呢?也許是高中的水平……如果你真的很用心去讀,說不定初中也行!(小學生:不要歧視我們!)

咳咳,無論你的基礎是什么樣的,只要認真閱讀和思考本文,你肯定會有所收獲。好,讓我們開始這場量子之旅。扣好安全帶,我們要發(fā)車了!

01

“量子”是什么?

量子科學之所以顯得神秘,首先這個名字就是一大原因。

看到“量子”這個詞,許多人在“不明覺厲”之余,第一反應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種粒子。但是只要是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我們?nèi)粘R姷降奈镔|(zhì)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與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那么量子究竟是個什么鬼?難道是比原子、電子更小的粒子嗎?

其實不是。量子跟原子、電子根本不能比較大小,因為它的本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正如“5”是一個數(shù)字,“3個蘋果”是一個實物,你問“5”和“3個蘋果”哪個大,這讓人怎么回答?正確的回答只能是:它們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無法比較。

量子這個數(shù)學概念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

什么叫“離散變化”?我們統(tǒng)計人數(shù)時,可以有一個人、兩個人,但不可能有半個人、1/3個人。我們上臺階時,只能上一個臺階、兩個臺階,而不能上半個臺階、1/3 個臺階。這些就是“離散變化”。對于統(tǒng)計人數(shù)來說,一個人就是一個量子。對于上臺階來說,一個臺階就是一個量子。如果某個東西只能離散變化,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

上臺階

跟“離散變化”相對的叫做“連續(xù)變化”。例如你在一段平路上,你可以走到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1米的位置,如此等等,中間任何一個距離都可以走到,這就是“連續(xù)變化”。

顯然,離散變化和連續(xù)變化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存在,這兩個概念本身都很容易理解。那么,為什么“量子”這個詞會變得如此重要呢?

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離散變化是微觀世界的一個本質(zhì)特征。

微觀世界中的離散變化包括兩類,一類是物質(zhì)組成的離散變化,一類是物理量的離散變化。

先來看第一類,物質(zhì)組成的離散變化。例如光是由一個個光子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個光子、1/3個光子,所以光子就是光的量子。陰極射線是由一個個電子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個電子、1/3個電子,所以電子就是陰極射線的量子。

在這種情況下,你似乎可以拿量子去跟原子、電子比較了,但這并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它是隨你的問題而變的。原子、電子、質(zhì)子、中子、中微子這些詞本身就對應某些粒子,而量子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對應不同的粒子(如果它對應粒子的話)。并沒有某種粒子專門叫做“量子”!

再來看第二類,物理量的離散變化。例如氫原子中電子的能量只能取-13.6 eV(eV 是“電子伏特”,一種能量單位)或者它的1/4、1/9、1/16 等等,總之就是-13.6 eV除以某個自然數(shù)的平方(-13.6/n2 eV,n可以取1、2、3、4、5等),而不能取其他值,例如-10 eV、-20 eV。我們不好說氫原子中電子能量的量子是什么(因為不是等間距的變化),但會說氫原子中電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位于一個個“能級”上面。每一種原子中電子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

氫原子能級

發(fā)現(xiàn)離散變化是微觀世界的一個本質(zhì)特征后,科學家創(chuàng)立了一門準確描述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理論,就是“量子力學”。現(xiàn)在你可以明白,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它其實是為了強調(diào)離散變化在微觀世界中的普遍性。量子力學出現(xiàn)后,人們把傳統(tǒng)的牛頓力學稱為“經(jīng)典力學”。

對普通民眾來說,量子力學聽起來似乎很前沿。但對相關專業(yè)(物理、化學)的研究者來說,量子力學是個很古老的理論——已經(jīng)超過一個世紀了!

量子力學的起源是在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研究“黑體輻射”問題時,發(fā)現(xiàn)必須把輻射攜帶的能量當作離散變化的,才能推出跟實驗一致的公式。在此基礎上,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玻爾(Niels H. D. Bohr)、德布羅意(Louis V. de Broglie)、海森堡(Werner K.Heisenberg)、薛定諤(Erwin R. J. A. Schr?dinger)、狄拉克(Paul A. M. Dirac)等人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概念,一步一步擴展了量子力學的應用范圍。到1930年代,量子力學的理論大廈已經(jīng)基本建立起來,能夠?qū)ξ⒂^世界的大部分現(xiàn)象做出定量描述了。

(未完待續(xù))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zhì)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科技與戰(zhàn)略風云學會會長。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息烽县| 红桥区| 巴青县| 永济市| 临安市| 建阳市| 怀化市| 壤塘县| 略阳县| 阿克苏市| 仙桃市| 晴隆县| 大竹县| 达孜县| 洪雅县| 纳雍县| 济宁市| 黄冈市| 龙南县| 蒙城县| 榆树市| 平山县| 革吉县| 四川省| 上高县| 北票市| 嘉义县| 万山特区| 竹山县| 葫芦岛市| 永平县| 禹州市| 乡宁县| 都兰县| 梧州市| 康平县| 区。| 天台县| 千阳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