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3)无删减)无码,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无码中文精品a8198v,英语老师的兔子又大又好吃

400-004-0551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回顧量子百年(第三節):玻愛世紀之爭

發布時間:2023-04-18 15:21:56  信息來源:  閱讀次數: 11923 次

玻爾和愛因斯坦是好朋友,兩人都是量子力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但他們對量子理論的詮釋卻各執己見,毫不退讓。玻愛之爭有三個回合值得一提,第一回合發生在1927年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

 
那是一場物理學界的群英會。會議合影里的29人中,有17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玻愛之爭的雙方人馬旗鼓相當。玻爾的哥本哈根學派在人數上占優勢,但對手這邊三個人物一個比一個分量重:德布羅意、薛定諤、愛因斯坦。
 
在正式會議階段,玻爾和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理論的解釋占了壓倒性優勢。愛因斯坦的質疑通常在正式會議之外提出,而兩派人馬的辯論和交鋒,則大部分發生在每天會前會后的餐桌上。
 
愛因斯坦的出發點是經典力學中的三個假設——守恒律、確定性、局域性。一般來說,在守恒律方面爭議不大。但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違背了確定性的假設,這是愛因斯坦所不能忍受的。
 
海森堡1925年發現電子的運動實際上并無軌跡可言,因為電子的位置和動量不可能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動量的不確定性就越大,反之亦然。海森堡由此提出不確定性原理。
 
愛因斯坦的觀點可以用其名言“上帝不擲骰子”來概括,即世界的本質不是隨機的,與經典力學的觀點一致。那些看起來無法解釋的隨機現象,是因為有尚未發現的“隱變量”,一旦我們找出了這些隱藏著的變量,隨機性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微觀世界的隨機性是內在的、本質的,并沒有什么隱藏得更深的隱變量,有的只是“波函數坍縮”到某個本征態的概率。
 
最后直到會議結束,兩派仍然各執己見,誰也沒有被對方說服。
 
三年后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兩派人馬再次華山論劍。愛因斯坦提出了他著名的“光子盒”思想實驗。實驗裝置是一個裝有發光物質的密封盒子,盒子上開了一個小洞,洞口的機械鐘可以精確控制擋板的開啟時間。同時,盒子懸掛在一個精密的彈簧秤上,以測量其質量。
 

 
實驗開始時,先測量一次盒子質量,然后在短時間內控制開啟快門讓一個光子逸出,當快門關閉后,再測量一次質量。設盒子所減少的質量為m,光子的能量即E=mc2。
 
愛因斯坦認為,在這個實驗中,時間由機械鐘控制測量,光子的能量可通過彈簧秤測量質量差得到,兩者獨立進行,互不干涉,理論上都可準確測量。以此來說明時間和能量不能同時準確測量的不確定性原理是不成立的,玻爾一派的觀點不正確,量子力學不自洽。
 
愛因斯坦的光子盒實驗,當場讓玻爾啞口無言。但是只過了一個晚上,玻爾用愛因斯坦自己的廣義相對論,指出了光子盒實驗的缺陷。
 
玻爾指出:光子跑出后,掛在彈簧秤上的盒子質量變輕,即會上移,根據廣義相對論,如果時鐘重力方向發生位移,時鐘的快慢會發生變化。這樣一來,盒子里的機械鐘讀出的時間就會因為這個光子的跑出而發生改變。換言之,使用這種裝置,如果要測定光子的能量,就不能精確控制光子逸出的時刻。
 
愛因斯坦被玻爾的回擊驚得目瞪口呆,自此以后,便放棄了從不確定性原理這一方面來攻擊量子力學的想法。“量子理論也許是自洽的,”他說,“但至少是不完備的。”
 
玻爾那晚也的確被愛因斯坦的“光子盒”問題擾得心神不安,日后多年他仍然一直耿耿于懷。據說,在玻爾1962年去世時,他工作室的黑板上還畫著當年愛因斯坦的那個光子盒。
 
1933年第七屆索爾維會議,愛因斯坦未能出席,因為他被納粹趕出了歐洲,剛剛準備接受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職位。沒有愛因斯坦在場,德布羅意和薛定諤都不喜歡與人辯論,所以這一年的索爾維會議上,玻爾的哥本哈根學派唱了一場獨角戲,一切安好。
 
終于在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在《物理評論》(Physics Review)雜志上發表了他們共同署名的論文。愛因斯坦設想出著名的“EPR佯謬”(E、P、R分別代表論文的三位作者)。這算是他與玻爾一派論戰的第三個回合。
 

 

愛因斯坦在論文中,第一次使用了一個超強武器,后來被薛定諤命名為“量子糾纏”。


▍背景簡介:本文摘自公眾號“光子盒”。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鄂州市| 农安县| 靖江市| 渝中区| 丰原市| 台湾省| 南郑县| 绥德县| 三穗县| 西昌市| 彭州市| 河池市| 叙永县| 章丘市| 闽清县| 缙云县| 凉城县| 赞皇县| 托里县| 裕民县| 南澳县| 广德县| 龙泉市| 玛纳斯县| 潞西市| 定安县| 汶上县| 金坛市| 大同县| 尼玛县| 集贤县| 定西市| 太和县| 迁西县| 喀喇沁旗| 定边县| 凤城市| 永宁县| 全南县| 肥乡县|